1. 首页 > 旅游资讯

2012年男子地摊上万元淘一本破书

2013年12月4日的北景匡时秋季拍卖会上,一部名为《礼部韵略》的北宋刻本拍出了2600万元的高价。

让人诧异的是,这本书最早是书主人在古玩摊子上花一万元淘到的,书主人王先生说:当时只觉得它是本“破书”,没想到能卖这么多钱。

其实,这本书最早王先生打算以500万元卖出去,期间到底经历了什么,使得他拿到拍卖会上拍卖?

而这本《礼部韵略》又有怎样的价值,为何被誉为“200年来古籍界最大发现”?

路边摊花万元买本“破书”

2009年3月的一天,王先生早早起床,来到南昌古玩城闲逛。当时正值早市,很多人在路两边摆摊卖古玩旧物。

王先生逛了一圈,没发现什么感兴趣的东西,就在他准备回自己的古玩店时,偶然在一个角落里看到有人卖古籍。

王先生的古玩店并不经营古籍,对这方面的了解不多,好不容易看到有人卖古书,他顿时来了兴趣,蹲在摊前细细地打量一番。

很快,他的目光就放到了一本“破书”身上,当时书放在塑料袋里,看上去脏兮兮的,摊主似乎对它并不在乎。

王先生拿起来看了看,发现前面几页有着明显的水渍,几乎每一页都有破损,不少纸张是零碎的。

但摸了摸材质,又看了看里面的内容,王先生发现这本书不像是假的,有了想买回去研究的想法。

为了表现出自己不感兴趣,他翻了翻后又放了下来,假装看向其他书。可这一放下不要紧,只见书名叫做《礼部韵略》,这让他内心吃了一惊。

尽管他对古籍研究不多,可对宋朝历史却相当了解,他知道《礼部韵略》是宋代的基础工具书,相当于今天的“新华字典”。

古玩市场一直流传着“一页宋版,一两黄金”的说法,如果这真的是一本宋书,不管是什么书籍都能卖出高价。

只是王先生没有专业的古籍鉴赏技术,不知道这本书是不是真的,一旦买到赝品可就得不偿失了。

摊主见王先生对这本破书有点兴趣,连忙推销道:“这本书来历可不凡啊,我悄悄告诉你,它是在一个墓地中弄出来了,可算有些年头了,你买了绝对不吃亏。”

王先生见自己的小心思被揭穿,摇摇头说:“这书我不要,你看都破成啥样了?能有什么价值?”

说完后,他又看了看其他古玩,摆弄了半天,拿着一个玉镯掂量着,又拿着放大镜仔细端详一番。

摊主见他这样,有些着急了,说:“这几样东西你都拿走吧!”

说罢,摊主将几件古玩和一本“破书”包了起来,递给王先生,伸出一个手指头,说:“就给我一万元,我亏了就亏了,毕竟今天还没开张,便宜你了。”

一万元对王先生来说并不算太多,他心里兴奋不已,心想着可算是捡到宝了。

他一手递钱一手说道:“你是爽快人,我也是爽快人,我今天也就赌一把,亏了就算我倒霉。”

就这样,王先生满怀期待的将古书带回家,回到家后,他迫不及待的翻阅研究,发现这本书破损实在是太多,很多地方有渔网状裂痕,还有几页折损到难以铺平。

可越是这样,王先生越是高兴,毕竟这本书破损程度这么高,极有可能是真迹,赝品怎么也制造不了这种裂痕。

为了更好的保存下来,王先生还买了能够防潮防虫的塑料薄膜,将散着的纸张全部保护起来。

闲暇之时,他也咨询了古籍方面的专家,对方告诉他大概率是北宋时期的《礼部韵略》,且还是孤本,价值不菲。

王先生很是兴奋,没想自己一万元竟然真的捡到宝了,这之后他更是如获珍宝,小心翼翼的珍藏起来。

专家劝其上交

时间来到了2012年,王先生在投资一个房地产项目时,被人骗了,亏了不少钱,资金短缺,不知该如何是好。

就在这时,他想到了三年前从地摊上淘到的“破书”,如果它真的是北宋孤本,一定能卖上不少钱,说不定可以为自己解决资金紧张的问题。

王先生虽然是福建人,可他长期在江西古玩圈混迹,和江西社科院的朋友胡迎建说了此事,希望他能为自己介绍这方面的权威专家帮帮忙做个鉴定。

胡迎建听了后先是让江西省图书馆专家做了初步鉴定,通过一番研究后,确认这本书正是北宋真迹《礼部韵略》,而当时江西省图正缺少宋代孤本,如果能将其买下来放在展馆,一定是镇馆之宝。

省图领导听了后很是高兴,为了确定这本古籍的真正价值,立马邀请了国图专家李致忠前来鉴定。

2012年10月24日,李致忠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南昌,并和藏主约定于晚上七点半见面。

本想着吃过饭后再进行鉴定,但当藏主王先生拿出来后,李致忠就发现这本书的不凡,顾不得吃饭就认真打量。

只见这本书打开后完全是散页,每一页都用薄膜包裹着,虽然破损严重,且还有水渍,但不管是字体、版式、墨色等多个角度上看都像是真品,虽不敢确定是不是北宋刊本,但时间不会太晚。

李致忠先生还发现,这部刻本和山西应县木塔所出土的辽刻书籍有些相似,怀疑此书是从墓葬中出土的。

王先生听了后很激动,他连忙将自己购买这本“破书”的经历说了出来。

李致忠嘱咐王先生要好好保管,可以买上一些宣纸,裁成和书页大小的尺寸,再用其将每个散页夹起来,让其得到更好的保护。

不久后,王先生再次找到李致忠专家,希望他能帮自己做个鉴定,看看能够卖出多少钱。

不过想要鉴定一本书真伪,必须由多个专家一同鉴定,李致忠立马打电话给自己的老友韦力,让他前来一起鉴定。

韦力看到这本古书的影像后,顿时被其吸引了,他也迫切希望看到原版,马上定了第二天的机票。

此次参与鉴定的除了李致忠、韦力外,还有上海图书馆的专家陈先行先生。

他们三人来到南昌后,韦、陈两位专家均提出连夜鉴定,但李致忠让他们先休息休息,明天有足够的精力鉴定。

韦、陈二人见鉴定一本书搞得这般隆重,顿时起了好奇心,到底是什么书能让李致忠老先生这么重视?

通过研究发现,这本书是典型的印刷本,并非后来的手抄本,自然也就是正品。

这本书纸张质地粗糙,不同于南宋时期的皮纸,刊印时间应该是北宋时期,当时技术还不太成熟。

从书中随字右半“恒”字缺末笔可见,应该是避讳北宋皇帝宋真宗赵恒的名讳,但却没有规避英、神等皇帝名讳,说明此书刊刻时间应该为北宋仁宗一朝。

通过书中其他内容的佐证,几个专家一致认为该书出版时间应该为宋仁宗景祐四年以后、英宗治平元年以前,也就是公元1037年至1067年间。

王先生听闻这本书是北宋真迹后,十分高兴,他开出了500万元的价格。

江西图书馆领导有些为难,不知道这笔钱买走亏不亏,支开王先生父子后,领导连忙问几位专家500万元值不值?

李致忠当即点点头:“这本书肯定是真迹,值这个价格。”

韦力紧接着说:“如果真是真迹,作为市面上未经著录的北宋孤本,绝对值500万。”

江西省图领导们听了后,欣然和王先生达成了购买协议。然而,由于时间紧,规定时间内没能筹集500万元,江西省图只好放弃购买。

李致忠听了后深表遗憾,他生怕王先生会将其卖到私人手中,极力劝说他将此书籍捐于国家图书馆,以方便专家研究其背后的历史。

然而,王先生资金紧张,急需一笔钱周转生意,委婉拒绝了这一提议。

当时韦力先生想要出手购买这本书,不过李致忠早就嘱咐过他,这本书虽然价值颇高,可它的历史意义深远,应该让公家买去研究才能发挥其价值。

不久后,王先生给韦力打去电话,称省图没钱购买,想将这本书卖给他。韦力知道王先生急用钱,可他已经和李致忠约法三章,不能出尔反尔,不然自己的名声可就受损了。

但没想,又过了几个月后,他从新闻上看到《景祐礼部韵略》已拍卖出2600万元的高价,看到这里他大呼后悔,早知道当初就该500万元买回去。

原来,王先生四处求卖无果后,只好选择将这部孤本送至北京匡时拍卖场,希望能卖个好价钱,至少在500万元以上。

匡时拿到这本书后也下足了功夫,先是邀请十余位专家进行鉴定,确定该书籍正是北宋本。随后召开新闻发布会,引来各大纸媒、电媒疯狂报告。

匡时原预估这本书可卖出800万到1000万,但经过前期的疯狂造势后,这本书起拍价为800,不过拍卖会刚开始,就有人给出了1500万元高价,竞争非常激烈,几大国有单位竞相追逐,最后该书以2600万元高价被南京图书馆买走,加上390万元佣金,总价值为2990万元。

很多人好奇,《景祐礼部韵略》到底有什么价值,能够卖出如此天价?

“古籍界200年来最大发现”

《礼部韵略》其实类似于今天的“新华字典”,是当时最普通的基础工具书,它之所以卖出高价,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:

1、人文价值

众所周知,宋代科举考试不仅考经书也会考诗赋,而想要写上好的诗词,需要押韵,注意字调平仄,不能犯了主上字讳,不然是大罪。

为了让学子熟知字韵,充分避讳,官方就编纂了韵书,且准许考生带进考场。

第一版韵书为1007年编纂,到了1037年时又重修五卷。南京图书馆拍得的应该是公元1162年毛晃编纂的,其名为《增修互注礼部韵略》,其字数相比前几版要多上很多。

这个藏本还有一个重要意义就是,成书不久后,王安石变法发起,科举中的诗赋被废除,因而这本书失去实际意义。直到100多年后的南宋时期,才再次启用《礼部韵略》。

不过,南宋版本的因时间、语言等的变化,早就和最初的韵书有很大差别,因而《景祐韵略》价值极其之高。

它的问世可以让后人研究北宋的科举制度,研究宋人对文字音调等的要求和标准,研究北宋诗赋写作和生活规律,研究宋人学习习惯等均有重大意义。

2、稀缺性

不过这本书破损程度更高,少了入声、去声两章,且刊刻时间比起《景祐礼部韵略》最少晚了50年。

而江西发现的《礼部韵略》,总字数为26194字,注文有191692条,且内容刚好填补日本藏本的缺失部分,为不可多得的北宋“孤本”古籍,其价值远超被奉为日本国宝的藏本。

我国目前所发现的北宋刻本少之又少,仅仅20不到20部,可见其稀缺性之高,填补了北宋文化的空白,大大提升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,也难怪它会被称为“古籍界200年来最大发现”。

不过,这部北宋孤本能够完整彰显在世人面前,也要感谢李致忠专家的细心修复,不然这本古籍恐怕难以保存下来。

原来,当时王先生为了能让古书有个好的卖相,特意请教李专家,希望他能够给出一些建议。

古籍修复可不容易,一旦修复人的水平不好,可能就会毁掉整本图书。有些人看似会将散页拓得整齐,但书页就会变得很厚,后面书页再出现问题,想要二次修复可就难上加难,只会破坏古籍。

李致忠不愿意这本古书被不懂行的人破坏,提出可由他带到国家图书馆进行专业修复,王先生听了后欣然答应。

就这样,李致忠经过四个月的精心修复后,终于将97页的古书按照顺序修复成五个小册子。

其实,这还不是拍卖最高的宋刻,2018年夏季拍卖的《石壁精舍音注唐书详节》,起拍价3500万元,最后以1.104亿元成交。

本以为这已是最高价了,可2020年12月拍卖的三卷宋龙舒本《王文公文集》,经过激烈竞拍,卖出了2.6335亿元,创造宋版书最高记录。

这些古书之所以一次又一次突破最高价记录,其实也正是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。而这些古籍的问世,也正是中国数千年传统文化传承不息、薪火相传的见证。

来源:全民历史观

本文由网络发布,不代表中旅旅游网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wh-travel.com/news/669.html
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微信号:weixin888

工作日: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